江南园林拥有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和大量的园林作品是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
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派别众多,按照园林的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
从现存的园林数量来说,江南园林占比最大,保留的最完整,在园林技艺以及园林理论著作的发展方面造诣也最高。
周维权先生认为:江南园林深厚的文化积淀、高雅的艺术格调和精湛的造园手法与技巧,均居于三大地方园林风格之首,代表了民间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雷火电竞官网。
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中对于造园手法的运用非常丰富,关于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论述的古籍也很多。
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寄》以及文震亨的《长物志》都记述了关于造园的心得要领。
计成 《园冶》
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从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园林空间营造入手,可以总结出江南园林造园手法有以下三方面:
2.1 叠山理水手法
江南地区的叠山手法技艺也就最为高超。
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对“山石”有很多精辟的立论。他主张叠山要“贵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以质胜文,以少胜多。
同时推崇土石山“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
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叠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园内庭院中堆叠小山又要讲究“或依嘉树卉木,聚散而理,或悬岩峻壁,各有别致”。
江南园林的叠山
江南园林中水体形态变化多样,有聚有散,收放开合自如,水口水尾前后呼应是园林中水“活”的核心。
水体驳岸岸高低起伏,曲折有致,结合植物掩映,江南园林腼腆、秀气的气质展露无遗,也有驳岸突出水面,打破水体的局部平衡来实现水面层次的丰富。
石桥随水面宽窄架设,分隔水面,增加水面层次景深,在江南园林水面的运用中非常广泛。
石桥来分隔水体形成水尾
2.2 植物配置手法
江南地区园林中植物的应用非常丰富,同时园林中植物又有各自代表的意境。
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雷火官网
江南园林中植物种植手法结合园林布局,有孤植、丛植、群植等。在不同的园林中,相同的手法又能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网师园“看松读书轩”前枝干斜出的黑松,为全园渲染了一种苍劲古朴的历史韵味。
网师园前的“看松读书轩”
狮子林古五松园西院孤植的花石榴,网师园五峰书屋前的梧桐则作为庭院内的主景栽植。
2.3 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江南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有空间的对比、分隔、延伸。
空间的对比指的是江南园林中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空间手法。小与大是相对的概念,通过园林入口的狭小来反衬出园内的豁然开朗。
留园的入口障景
空间的分隔依照视线是否穿透又分为了实隔和虚隔。
实隔,将园内外隔开,辟出“城市山林”,在园内不同景点间隔断也能增加园林内部空间多样,无形中放大了园林。
虚隔,利用了园中门窗等进行分隔,相邻空间相互渗透,隔而不断,延伸空间,增加景观层次。
园林漏窗虚隔
空间的延伸主要采用“借景”和“框景”两种手法。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好的园林标准应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借景又应“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江南园林由于自身体量有限,远借成为了园林空间延伸的重要手段,如:拙政园之借景北寺塔、寄畅园之远借锡山龙光塔等。
拙政园借景北寺塔
寄畅园远借龙光塔
如:拙政园之留听阁、听雨轩等。框景其实也是借景的一种方式,“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这就是李渔所说“尺幅窗”、“无心画”的框景手法。
园林框景

而且江南的传统园林往往会特意利用门窗、走廊等,收纳另一空间的园景,空间的延伸以及空间之间的渗透,让景色虽隔着一个空间亦可观赏。
雷火电竞 雷火电竞 雷火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