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端午植物学

作者:yebuyugz9B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7:29    浏览:

[返回]

点击蓝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我国南方自古便有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相差甚远,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赛龙舟的,但这并不影响全国人民共度端午佳节。植物作为与气候时令密切相关的天然产物,自古便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事物,描写端午节日习俗的诗句也多见植物的身影。南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描写的是端午时节石榴花开,人们将艾草插在高帽上以驱病避邪的景象。舒頔的《小重山·端午》,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描写的是端午节人们在门前悬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殷尧藩《端午日》也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

老北京在端午节这一天有游天坛、佩戴香囊、挂菖蒲艾叶、回娘家、喝雄黄酒、吃黄米小枣粽子等风俗。虽说吃粽子是全国共同的端午习俗,但北京人也吃出了自己的“乡土”文化,由于不同地域的乡土植物种类不尽相同,包粽子选用的材料也形成了当地特色。可供包粽子的粽叶必须具备叶大、无毒、不易碎裂、具有香气等特点,粽绳如选择植物材料则必须细长而坚韧。粽叶可选用的原材料包括槲树叶、箬竹叶、芭蕉叶、柊叶叶(竹芋科草本植物柊叶的叶片)等,而北京人包粽子通常选用芦苇叶作为粽叶,马蔺叶作为粽绳。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2)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禾本科芦竹亚科芦苇属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它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世界各地均有生长,也是北京的乡土植物。芦苇叶大而坚韧,端午节时叶片长度可达40cm左右,宽度可达5cm左右,不仅芦苇叶可以用来包粽子,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3)

芦苇


马蔺(Iris ensata)又名马莲、马兰,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蓝紫色,花期4月。其叶簇生,细长而坚韧。马蔺喜光,稍耐荫,耐寒,耐旱,是北京的乡土植物,路边、水边、石缝里,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每年端午节时马蔺叶长可达40cm左右,是做粽绳的天然原材料。马蔺的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的功效。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4)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5)

马蔺


老北京还有在端午节悬挂菖蒲艾草于门外的习俗,即便如今多数人已居住楼房,这一习俗仍得以传承。相传艾草和菖蒲是艾妹和汤蒲的化身,就像英台和山伯化蝶一样,艾妹和汤蒲本来是一对相亲相敬的夫妻。有一次汤蒲外出打猎,而艾美在家看到一个流浪汉,不顾村里人的质疑就收留了他,结果留下了骂名,被驱赶出村。后来村里发生了灾荒和瘟疫,饿殍遍野,艾美却用自己在外采乌金石换来的钱回到村里为村民赊粥。汤蒲外出打猎一无所获,最终也在灾荒中饿死,艾妹得知后毅然选择了殉情自杀。村里人为了感谢艾妹的救命之恩,把艾妹葬在小山岗上,而把负心汉葬在河边洼地,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第二年艾妹的坟地里长出了一种清香四溢的野草,大家为了纪念艾妹取名艾草,而汤蒲的坟地也长出了一种草,大家取名菖蒲,乡亲们为了让后世记住艾妹的恩德,也为了吸取汤蒲这个教训,每年的端午佳节,就把这两种草悬挂门梁上,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6)

门外悬挂菖蒲艾草


菖蒲所指植物并不唯一,最为多见的是天南星科的水菖蒲和石菖蒲,水菖蒲生于浅水湿地中,而石菖蒲多生于石溪边。那么悬挂于门外的菖蒲指的是哪种植物呢?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而初五又为毒日,菖蒲因叶形似剑,悬挂门外可驱邪避毒。石菖蒲叶形细长,而水菖蒲叶形较宽,且具中脉,颇似长剑,由此可见,端午节悬挂于门外的应是水菖蒲。而石菖蒲香气浓厚,其醒神开窍的药用价值更为人所知,故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囊中常加入石菖蒲雷火电竞平台。

水菖蒲(Acorus calamus)是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挺水植物。菖蒲和香蒲因名字中皆有“蒲”字而常被混淆,实际上二者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菖蒲为天南星科,具香气,叶片扁而稍宽,叶质比较厚,有中肋,色浅绿,长穗;肉穗花序呈黄绿色,为圆柱形,一般生长于植株的基部,直立或斜向上生长。香蒲的叶片细长,半椭圆形,无中肋,色深绿,有蒲棒;花为单性,成狭长的肉穗状,花序是灰褐色的,一般生长于植株中上部,雄花集生上方,雌花集生下方。香蒲虽然名字中有“香”字,却不像菖蒲一样具有香气,而是由于其蒲棒可以点燃成为一炷香。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7)

水菖蒲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8)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9)

石菖蒲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0)

香蒲


艾草(Artemisia argyi),又名艾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在我国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也是北京的乡土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因此全草皆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草不仅在端午节可用来悬挂于门外驱避蚊虫,还可制成艾条用于中医艾灸,自古便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植物。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1)

艾草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2)

图/文 陈宇峰

排版:王洋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3)


科普|端午植物学(图14)

雷火电竞 雷火电竞 雷火电竞

搜索